中信建投:人形机器人投资前景

事件

2023年11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2027年人形机器人发展目标,并且部署突破关键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营造产业生态以及强化支撑能力等五项重点任务。

简评

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部署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该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在中国未来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①从对人形机器人的定位来看,本次发布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是未来产业的新赛道。②从对人形机器人的重视程度来看,该指导意见正式提到将人形机器人作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③我们认为,该指导意见的制定突出强调了人形机器人在国内未来产业中的重要性,正式将人形机器人对未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定义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代表了国家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深,将有效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该意见按照谋划三年、展望五年的时间安排做了战略部署。该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发展目标:①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手段。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2-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孕育开拓一批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②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该指导意见部署突破关键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营造产业生态以及强化支撑能力等五项重点任务。①在关键技术突破方面,打造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突破“肢体”关键技术、健全技术创新体系。②在产品培育方面,打造整机产品、夯实基础部组件、推动软件创新。③在场景拓展方面,服务特种领域需求、打造制造业典型场景、加快民生及重点行业推广。④在生态营造方面,培育优质企业、完善创新载体和开源环境、推动产业集聚发展。⑤在支撑能力方面,健全产业标准体系、提升检验检测和中试验证能力、加强安全治理能力。

该指导意见提出四大保障措施。①加强统筹协同。统筹推进技术攻关、产业发展、融合应用、安全治理等工作。②完善产业政策。推动实施人形机器人创新工程,围绕专用软件、核心部组件、整机及应用示范等重点任务加大投入。③加快人才引育。加强人形机器人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加强高端人才海外交流引进,健全人才服务体系。④深化交流合作。拓展人形机器人国际合作空间,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两类公司:①技术实力强、已有成功经验,未来参与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确定性非常高的标的;②具有同源技术产品的厂商,可能会横向拓展切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风险提示:1)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及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面对产业数字化巨大的需求前景,如果我国厂商不能及时拓展新的技术应用领域,或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将可能错过进入新行业领域的最佳时机。2)机器人及中国智能装备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我国当前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全球通胀仍处于高位,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外部打压遏制不断上升。不排除这些因素或不可预见因素,影响我国未来对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3)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若未来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下游行业投资放缓,将可能影响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从而给国内厂商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4)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如果国际厂商加大本土化经营力度,以及国内厂商在技术、经营模式方面的全面跟进和模仿,国内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国内厂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本文来源于中信建投发布的研究报告;查投资编辑:文文。